“MG娱乐城吸氧”的操作流程一 :
一、准备工作
1、衣帽整洁大方、剪指甲、洗手、戴口罩。
2、环境整洁:氧气筒至少距明火5m,暖气1m。
3、病人体位舒适。
二、解释评估
1、核对好详细信息、并向病人做详细解释说明。
2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。
三、用物准备
氧气筒、治疗盘、氧气表、弯盘、鼻导管、橡胶管、治疗(内盛冷开水)、纱布、棉签、胶布、别针、橡皮圈、板笔记录单。
四、安装
1、冲尘、安装氧气表边接导管。
2、调节流量。
五、吸氧过程
1、清洁鼻腔,湿润。
2、试管是否通畅。
3、导管插入一侧鼻腔(鼻尖至耳垂距离2/3)。
4、用胶布固定鼻翼及面颊部。
5、用别针将导管别在肩部衣服上。
6、记录用氧时间、流量并签名。
六、观察
1、观察用氧效果。
2、决定用氧流量及时间。
七、停氧
1、解释。
2、取下别针,胶布。
3、纱布包裹拔出鼻导管,擦净鼻面部。
4、关大开关,放余气后再关小开关。
5、卸表。
6、记录停止用氧时间。
7、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,先关流量表,再关总开关,然后再打流量表小开关,放出余气,再关好流量表。
八、清洁口鼻,恢复舒适体位,整理床单位。
九、注意事项
1、慢性阻塞性肺(COPD)在呼吸衰竭时,应该低浓度吸氧。(<35%)
2、吸氧应该用医用氧气,不可使用工业氧气。
3、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时,高流量吸氧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,氧流量不能大于7L/min。
“MG娱乐城吸氧”的详细操作流程二:
用物准备:一次性吸氧管两根、吸氧装置一套、弯盘、棉签、用氧记录单、治疗碗一个(内盛凉开水)菌蒸馏水、无菌蒸馏水
1.护士着装整洁,洗手戴口罩。
2.核对医嘱,执行单。
3.备齐用物至床旁,核对患者,(您好,请问您是_床×××对吗?我是×护士,根据您的病情,遵医嘱
要为您吸氧以改善您的缺氧症状,请您配合。这项操作没有什么痛苦,请您不要紧张。)摆体位。
4.先取下防尘帽,检查棉签有效期,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尘土。
5.接湿化瓶,向湿化瓶内注入蒸馏水1/2-2/3,并将湿化瓶拧紧。
6.安装氧气表。
7.用湿棉签清洁鼻腔,观察鼻腔情况(鼻腔内无肿胀、炎症、鼻中隔无偏曲、息肉,两侧鼻腔通气良好)
8.检查吸氧管是否在有效期内,包装是否完好,打开吸氧管包装取出吸氧管,连接至流量表上。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,将鼻塞置入冷开水内检查是否通畅。
9.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腔并妥善固定。
10.再次核对氧流量、患者姓名、记录给氧时间及流量。
11.交待吸氧注意事项。“你好,氧气已经为您吸上了,是否感觉憋喘减轻了。在吸氧的过程中,我们会随时来看你的,请您不要在病房内吸烟及使用明火,现在的氧流量是最适合您的病情,请不要随意调节。如果你有任何不适或需要请按床头呼叫器,我们也会按时巡视病房的。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吗?谢谢你的配合。”
停氧
停氧前先评估患者胸闷、憋气等自觉症状有无改善
用物准备:清洁治疗盘内放内放纱布、弯盘、用氧记录单、感染性垃圾筒
1.携用物至床旁。
2.“×××,您的病情已经稳定,缺氧症状明显改善,根据医嘱我来给您停止吸氧撤掉鼻导管。”
3.取下鼻导管,擦净鼻部,关流量表开关。
4.记录停氧时间。
5.卸下氧气装置,盖好防尘帽。协助患者去舒适卧位。
6.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,洗手做好记录。
氧气吸入技术(墙式吸氧)操作评分标准
项目 |
分值 |
要求 |
标准分 |
得分 |
备注 |
|||
素质要求 |
5 |
服装、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,举止端庄 语言柔和恰当,态度和蔼可亲 |
1 2 2 |
|
|
|||
操 作 前 准 备 |
核对 |
4 |
核对医嘱 |
2 |
|
|
||
核对病人相关信息 |
2 |
|
|
|||||
解释 |
2 |
解释氧气吸入术的目的 |
2 |
|
|
|||
评估 |
7 |
病人病情、意识 缺氧状况 鼻腔通畅情况 患者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|
1 2 1 1 |
|
|
|||
用氧环境的安全性: 出氧口无灰、无明火 无热源、无油、病房内无人吸烟(口述) |
3 |
|
|
|||||
操作者准备 |
3 |
洗手(六步法洗手) 戴口罩 |
2 1 |
|
|
|||
用物准备 |
5 |
用物准备:治疗盘,一次性吸氧导管,棉签,污物桶,弯盘(内放纱布、通气管),小药杯(内盛冷开水),湿化瓶(内盛冷开水) |
5 |
|
|
|||
吸 氧 操 作 过 程 |
病人 准备 |
4 |
核对 置患者舒适体位 |
2 2 |
|
|
||
安装氧气流量表 |
3 |
正确安装氧气流量表: (开启流量表,确认供氧正常、流量表工作正常后关闭流量表。 |
3 |
|
|
|||
吸氧 |
9 |
清洁鼻孔、备胶布 拆取一次性鼻导管,连接鼻导管 开启流量表 按需调节氧流量,查氧气流出通畅 湿润鼻导管 量长度(鼻尖至耳垂2/3) 插鼻导管 |
1 1 1 3 1 1 1 |
|
|
|||
固定 |
2 |
妥善固定,放置恰当 |
2 |
|
|
|||
安置病人 |
4 |
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注意保暖;整理床单位 健康教育:用氧期间的安全知识 |
1 1 2 |
|
|
|||
观察 |
3 |
呼吸道、鼻导管是否通畅 呼吸困难、胸闷等有否改善 |
1 2 |
|
|
|||
记录 |
3 |
洗手、脱口罩 |
1 |
|
|
|||
用氧开始时间、氧流量 |
1 |
|
|
|||||
停 氧 过 程 |
核对 |
2 |
二名护士核对停止吸氧的医嘱 |
2 |
|
|
||
评估 |
2 |
病人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|
2 |
|
|
|||
操作者准备 |
2 |
洗手、戴口罩 |
2 |
|
|
|||
准备用物 |
3 |
准备停氧用物: 治疗车 治疗盘 棉签 一次性小水杯 弯盘 纸巾 |
3 |
|
|
|||
拔管 |
8 |
核对 先松解导管固定,再慢慢拔出鼻导管 分离鼻导管与流量表,关闭流量表 棉签蘸水清洁鼻腔 卸下氧气流量表 |
2 2 1 1 2 |
|
|
|||
|
记录 |
1 |
记录停氧时间 |
1 |
|
|
||
操作后 |
4 |
正确处理用物 正确消毒湿化瓶 |
2 2 |
|
|
|||
熟练程度 |
4 |
动作安全、准确、注意节力 时间小于7分钟 |
2 2 |
|
|
|||
理论总分 |
20 |
|
|
|
|
|||
总得分 |
100 |
|
|
|
|
氧气吸入技术(氧气瓶供养)操作评分标准
项目 |
分值 |
要求 |
标准分 |
得分 |
备注 |
|
素质要求 |
5 |
服装、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,举止端庄 语言柔和恰当,态度和蔼可亲 |
1 2 2 |
|
|
|
操 作 前 准 备 |
核对 |
4 |
核对医嘱 |
2 |
|
|
核对病人相关信息 |
2 |
|
|
|||
解释 |
2 |
解释氧气吸入术的目的 |
2 |
|
|
|
评估 |
7 |
病人病情、意识 缺氧状况 鼻腔通畅情况 患者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|
1 2 1 1 |
|
|
|
用氧环境的安全性: 出氧口无灰、无明火 无热源、无油、病房内无人吸烟(口述) |
3 |
|
|
|||
操作者准备 |
3 |
洗手(六步法洗手) 戴口罩 |
2 1 |
|
|
|
用物准备 |
5 |
用物准备:治疗盘,一次性吸氧导管,棉签,污物桶,弯盘(内放纱布、通气管),小药杯(内盛冷开水),湿化瓶(内盛冷开水) |
5 |
|
|
|
吸 氧 操 作 过 程 |
装表 |
3 |
正确安装氧气表 (冲气门、上表,接湿化瓶、检查小开关,开总开关,开小开关、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、关小开关备用) |
3 |
|
|
病人 准备 |
4 |
核对 置患者舒适体位 |
2 2 |
|
|
|
吸氧 |
9 |
清洁鼻孔、备胶布 拆取一次性鼻导管,连接鼻导管 开启流量表 按需调节氧流量,查氧气流出通畅 湿润鼻导管 量长度(鼻尖至耳垂2/3) 插鼻导管 |
1 1 1 3 1 1 1 |
|
|
|
固定 |
2 |
妥善固定,放置恰当 |
2 |
|
|
|
安置病人 |
4 |
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注意保暖;整理床单位 健康教育:用氧期间的安全知识 |
1 1 2 |
|
|
|
观察 |
3 |
呼吸道、鼻导管是否通畅 呼吸困难、胸闷等有否改善 |
1 2 |
|
|
|
记录 |
3 |
洗手、脱口罩 |
2 |
|
|
|
用氧开始时间、氧流量 |
1 |
|
|
|||
停 氧 过 程 |
核对 |
2 |
二名护士核对停止吸氧的医嘱 |
2 |
|
|
评估 |
2 |
病人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|
2 |
|
|
|
操作者准备 |
2 |
洗手、戴口罩 |
2 |
|
|
|
准备用物 |
3 |
准备停氧用物: 治疗车、治疗盘、 棉签、一次性小水杯 弯盘、 纸巾 |
3 |
|
|
|
停氧 |
8 |
核对 先松解导管固定,再慢慢拔出鼻导管 关小开关 正确卸表 (关总开关、开小开关、关小开关、卸表) |
2 1 1 4
|
|
|
|
操作后 |
4 |
正确处理用物 正确消毒湿化瓶 洗手、脱口罩 |
1 2 1 |
|
|
|
记录 |
1 |
记录停氧时间 |
1 |
|
|
|
熟练程度 |
4 |
动作安全、准确、注意节力 时间小于7分钟 |
2 2 |
|
|
|
理论 |
20 |
|
|
|
|
|
总分 |
|
|
|
|
|
注意事项:
1.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注意用氧安全,切实做好防火、防油、防热、防震。
2.使用氧气时,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,停用时应先拔除输氧管,再关闭氧气开关,以免操作错误,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。
3、用氧过程中,应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,氧气装置有无漏气,是否通畅等。如用鼻导管持续吸氧者,每
8-12小时更换导管1次,并由另一鼻孔插入。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。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,防止导管阻塞,鼻塞每日更换。
4.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,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/cm2时,即不可再用,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,而造成再
次充气时引起爆炸的危险。
5未用或用空的氧气筒,应分别注明“满”或空的标志,以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抢救。
6、在插鼻导管时,应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,如有创面,应插入健侧鼻孔。
7、患者饮水进食时,应暂停给氧。
8、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,连续吸氧患者每天更换湿化瓶、湿化液及一次性吸氧管。